下面内容是适用于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心理健壮教育简易教案,设计为一课时(45分钟),聚焦核心议题,结构清晰、便于实施。
一、教学主题
认识自我·管理心情——青春期心理成长导航
二、学情分析(结合)
三、教学目标
1. 认知目标: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,识别正常心情反应。
2. 能力目标:掌握2~3种心情调节技巧,学会简单应对人际冲突。
3. 情感目标:增强自我接纳,建立积极成长心态。
四、教学重难点
五、教学准备
六、教学经过
(一)导入:感知成长变化(5分钟)
1. 情境创设:播放短视频《我的青春日记》(呈现典型青春期困惑)。
2. 提问互动:
> “最近是否感到自己心情像过山车为什么”
> (引导学生分享,引出主题)
(二)核心活动:探索心理密码(25分钟)
1. 认识心情(学说支撑):
> “心情无好坏,但表达方式有对错——不伤害他人、不压抑自己。”
2. 管理心情(实用技巧):
3. 同伴交往边界(案例教学):
> “尊重≠讨好,拒绝≠冷漠——诚恳表达+替代方案”(如“不能逃课,但放学后陪你”)。
(三)升华:强化自我认同(10分钟)
1. 故事共情:讲述《安仔的武术梦》片段(挫折中的自我重建)。
2. 自我赋能:
> “你的独特性,是青春最珍贵的礼物。”
(四)课后延伸(5分钟)
1. 操作任务:记录一周心情变化,用学过的技巧调节1次。
2. 资源推荐:
七、教学反思(实施后填写)
> 教案设计说明:
> 本教案融合体验式活动(70%)与认知引导(30%),避免学说灌输,紧扣《中小学心理健壮教育指导纲要》要求,突出实操性。教师可根据学生反应灵活调整案例深度,重点传递“难题正常化”与“资源可及性”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