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《题临安邸》古诗赏析:林升笔下的南宋王朝忧思

开篇点题:一首流传千年的讽喻诗

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”这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《题临安邸古诗》。作为小学五年级必背篇目,它用短短28个字,勾勒出南宋王朝醉生梦死的图景。但你知道这首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吗?为什么说它不仅是写景,更是一曲时代的悲歌?

诗句解析:繁华表象下的深刻隐喻

首句”山外青山楼外楼”用叠字手法描绘临安(今杭州)的繁华——远山层叠,亭台楼阁鳞次栉比。但紧接着”西湖歌舞几时休”的质问,瞬间打破宁静画面。诗人林升通过反问句式,直指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、不思收复失地的奢靡生活。

最耐人寻味的是后两句:”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”。这里的”暖风”既是天然界的春风,更暗喻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。”汴州”(北宋都城开封)的典故,辛辣讽刺了当权者忘却国耻、苟且偷安的心态。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,正是《题临安邸古诗》成为千古绝唱的关键。

历史背景:一首诗看懂南宋兴衰

写这首诗时,南宋朝廷已南迁半个世纪。金兵铁蹄下的汴京沦陷犹在昨日,但临安城里却夜夜笙歌。林升作为清醒的旁观者,用诗作敲响警钟:当权者沉醉于西湖美景,可还记得北方遗民”南望王师又一年”的眼泪?

有趣的是,诗中”杭州作汴州”的预言竟一语成谶。百余年后,元军南下时,南宋果然重蹈北宋覆辙。这让我们不禁思索:《题临安邸古诗》的价格,或许不仅在于文学成就,更在于它超越时代的警示意义。

当代启示:经典永不过时的缘故

如今读《题临安邸古诗》,依然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震撼。它提醒我们:居安思危的忧患觉悟什么时候都不过时。那些看似批评时政的诗句,何尝不是对太平盛事的另一种珍视?

下次当你漫步西湖,看着如织游人时,不妨默念这首诗。八百年前的青山楼阁虽已不在,但林升留下的思索依然鲜活——这也是《题临安邸古诗》能入选语文教材,代代相传的真正魅力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