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吉他弹奏的旅程中,换弦似乎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,但对于许多初学者甚至有一定经验的琴友来说,换吉他弦时总是出现弦断掉的情况,实在令人头疼?,究竟是什么缘故导致吉他弦总是断掉呢?下面让我们来深入探究一番。
琴弦质量难题
- 低质量琴弦
- 市场上吉他弦的品牌众多、质量参差不齐,一些价格较低的琴弦,制作工艺粗糙,材质可能达不到标准,这些琴弦可能在金属材质的纯度、粗细均匀度等方面存在缺陷,琴弦内部的金属丝粗细不一致,在使用经过中,较细的部分就容易承受更大的张力,从而率先断裂。
- 劣质琴弦的缠绕工艺也往往不佳,缠绕的紧密程度不均匀,有的地方松散,这样在调音或者弹奏时,松散部位更容易出现难题,导致琴弦断开,当我们稍微用力调高音时,松散的缠绕处就可能会脱开,进而引发琴弦断裂。
- 过期琴弦
- 琴弦就像其他产品一样,有其保质期,长时刻处于空气中,琴弦会逐渐氧化,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,氧化速度会更快,氧化后的琴弦,金属性质发生变化,变得脆弱易断,即使平时小心使用,在换弦时也可能由于稍微的外力影响就断掉?。
- 一套放置了一年多的琴弦,即使外观上没有明显损坏,但由于氧化,其内部结构已被破坏,在安装经过中,可能在穿过琴桥或琴枕的孔时,就因承受不住摩擦和拉力而断开。
- 弦穿错位置
- 不同类型的吉他,弦的安装位置有特定要求,如果穿弦位置错误,会极大地影响琴弦的职业情形,古典吉他与民谣吉他在弦钮和琴桥的穿弦方式就有区别,以民谣吉他为例,六根弦从琴头弦钮开始,顺序是 E、A、D、G、B、E,依次通过各自对应的弦钮小孔,接着沿着琴颈指板下方到达琴桥处,从琴桥对应的弦孔穿出并固定。
- 若不小心将 G 弦穿到了 B 弦的位置,那么在调音时,G 弦无++确承受应有的张力,在换弦经过中,由于琴桥和琴枕的支撑位置错误,G 弦就很容易在看似正常的操作下突然断掉。
- 弦钮安装过紧或过松
- 弦钮的松紧程度对琴弦的张力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,弦钮安装过紧,在换弦时,开头来说将弦穿过弦钮孔就比较困难,强行穿入会对琴弦造成损伤,而且在调音经过中,过紧的弦钮会使琴弦承受巨大的拉力,超过其承受范围,就容易断裂?。
- 反之,如果弦钮过松,琴弦在弦钮上就固定不牢,在调弦经过中会出现琴弦打滑的情况,难以准确调音,琴弦在弦钮处不稳定,也会导致琴弦在琴桥上的支撑不均匀,增加断裂的风险,在弹奏经过中,琴弦因弦钮松动而突然改变张力分布,就很容易在某一薄弱点断掉。
- 琴桥与琴枕处处理不当
- 琴桥和琴枕是琴弦与吉他琴身接触并传递振动的重要部位,如果琴桥的弦槽过窄、过深或有毛刺,琴弦在通过时就会受到额外的摩擦力和切割力,过窄的弦槽会紧紧夹住琴弦,增加琴弦与弦槽的摩擦,使琴弦在换弦时磨损加剧,很容易在这个部位断开;过深的弦槽会让琴弦不稳定,受力不均匀,进而引发断裂?。
- 琴枕的难题同理,琴枕上的弦槽如果不平整或者有杂质,也会影响琴弦的正常安装和使用,在换弦时,琴弦可能会由于这些小瑕疵而受到阻碍,导致局部受力过大,最终断掉,琴枕弦槽内有一颗小沙粒,换弦时琴弦与沙粒摩擦,就可能划破琴弦表面,降低其强度,增加断裂风险。
- 过度用力
- 有些琴友在弹奏时习性用很大的力气,特别是在扫弦或按弦时过于用力,扫弦时用力过猛,会使琴弦承受较大的冲击力,长期下来,琴弦的寿命会大大缩短?,使用拨片大力扫弦,每一次扫弦对琴弦的撞击力度都很大,琴弦内部的金属结构会逐渐受损,在换弦时就更容易断掉。
- 按弦时也是如此,如果手指按弦力量过大,会使琴弦在品丝上受到过度挤压,局部产生较大的应力,尤其在高把位,琴弦本身的张力就比较大,再加上用力按弦,就很容易导致琴弦在品丝附近断裂,在弹奏高把位的强力和弦时,手指用力过猛,经常会听到琴弦断裂的声音?。
- 频繁高把位弹奏
- 高把位的琴弦由于离琴枕较远,受到的琴弦有效振动长度更长,张力相对更大,频繁在高把位弹奏,会使琴弦长期处于高张力情形,就像一根橡皮筋,一直被拉伸到极限,其弹性和强度都会下降?。
- 随着高把位弹奏次数的增加,琴弦内部的金属疲劳逐渐积累,在换弦时,即使是正常的操作力度,也可能由于琴弦本身已经处于脆弱情形而断掉,经常弹奏高把位的solo,琴弦很快就会出现磨损和断裂的情况。
- 左手按弦位置不当
- 左手按弦位置如果不正确,会改变琴弦的振动方式,增加琴弦的受力不均,按弦时手指没有按在琴弦与品丝的正上方,而是靠后或靠前,就会使琴弦在品丝上的接触点不标准,导致部分琴弦振动受阻,另一部分受力过大。
- 这种不规范的按弦方式,长期影响下会使琴弦提前老化断裂,在按弦时手指总是按在品丝边缘,对琴弦造成局部的刮擦和挤压,换弦时琴弦就容易在这个位置断掉?,不正确的按弦位置还可能影响音准,加剧琴弦的磨损,进一步缩短其使用寿命。
- 干燥环境
- 在干燥的环境中,吉他弦的水分流失速度加快,就像植物在干旱环境中会失水枯萎一样,琴弦的水分减少后,其柔韧性降低,变得脆弱易断?,干燥使得琴弦内部的纤维结构紧绷,韧性变差。
- 当我们在换弦时,轻微的操作就可能导致琴弦断裂,在北方冬季有暖气的室内,如果吉他长时刻处于这样的干燥环境中,琴弦很容易干燥变脆,即使是轻轻转动弦钮调音,也可能使琴弦由于缺乏柔韧性而从琴桥处断开。
- 潮湿环境
- 潮湿的环境同样对琴弦不利,高湿度会使琴弦生锈,特别是琴弦中的金属部分,如钢丝弦,生锈的琴弦会降低其强度,表面会形成一层锈斑或氧化层,这些部位的金属受到腐蚀,结构变得疏松脆弱?。
- 在换弦时,生锈部位很容易成为薄弱点,导致琴弦断裂,在南方的梅雨季节,如果吉他没有妥善保养,弦生锈后,在安装新弦的经过中,生锈的琴弦就可能在受力时从生锈处断开,给换弦带来麻烦?,而且潮湿环境还会影响木材琴身,导致琴颈变形,间接影响琴弦的正常使用。
- 温度变化频繁
- 温度的频繁变化会使琴弦热胀冷缩,当温度升高时,琴弦膨胀变长;温度降低时,琴弦收缩变短,这种反复的长度变化会使琴弦内部产生应力,加速琴弦的老化和断裂?。
- 从寒冷的室外突然进入温暖的室内,或者相反,琴弦会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受到影响,长期处于这种不稳定的温度环境下,换弦时琴弦就更容易断掉,特别是一些质量稍差的琴弦,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,更容易在温度交替时出现难题。
- 琴颈变形
- 琴颈变形是吉他常见的难题其中一个,琴颈弯曲或扭曲会导致琴桥处琴弦的高度不一致,使琴弦在受力时不均匀,琴颈向一侧弯曲,那么弯曲一侧的琴弦所受的张力会比另一侧大很多。
- 在换弦经过中,这种不均匀的张力会使受力大的琴弦更容易断裂?,而且即使换上新弦,由于琴颈变形难题没有解决,新弦也会很快由于过度受力而损坏,在弹奏时,能明显感觉到某几根弦的音准难以稳定,换弦后还是老样子,这很可能就是琴颈变形导致的。
- 琴桥或琴枕磨损
- 琴桥和琴枕使用久了会出现磨损,磨损后的琴桥或琴枕,弦槽会变得不规整,导致琴弦与它们的接触不良,琴弦在这样的情况下,不能平稳地通过弦槽,会产生局部的压力集中?。
- 换弦时,新弦在经过磨损的琴桥或琴枕弦槽时,无++常顺滑地通过,增加了琴弦的断裂风险,琴枕磨损严重,弦槽变得很宽且不平整,新弦在经过时就容易卡在里面,或者受到不均匀的摩擦,很容易在这个位置断开。
- 琴身材质影响
- 不同材质的琴身对琴弦也有一定影响,一些木质琴身如果比较干燥,吸收琴弦振动的能量较少,反馈给琴弦的反影响力可能会使琴弦承受更大的压力?,干燥的桃花心木琴身,可能使琴弦在振动时得不到充分的阻尼,导致琴弦张力增加,更容易断裂。
- 相反,如果琴身材质过于潮湿,会使琴身重量增加,琴弦整体的受力情况也会改变,不利于琴弦稳定,受潮的玫瑰木琴身,会让吉他更加沉重,对琴弦的拉力分布产生影响,换弦时琴弦就可能由于这种复杂的受力变化而断掉?。
安装不当
弹奏习性难题
环境影响
吉他本身难题
了解了吉他弦总断的这些缘故后,我们在换弦时就可以更加细心谨慎,同时也能注意日常吉他的保养,选择合适的琴弦,改善弹奏习性,为吉他创新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,减少琴弦断掉的情况发生,让我们能更顺畅地享受吉他弹奏的美好乐趣?!能帮助大家解决换弦时遇到的困扰,如果你在吉他使用经过中还有其他难题,欢迎随时交流探讨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