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》与《三十六计》是两部不同的兵学经典,但常被合称为“兵法三十六计”。《三十六计》具体分为六类(每类六计),下面内容是完整的三十六计分类及名称,结合多源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胜战计(处于优势时的计策)
1. 瞒天过海:以伪装掩盖诚实意图,达成突然性。
2. 围魏救赵:攻击敌方薄弱点以解围。
3. 借刀:利用第三方力量削弱对手。
4. 以逸待劳:保存实力,待敌疲惫后出击。
5. 趁火打劫:趁敌方危机时谋取利益。
6. 声东击西:虚张声势误导敌方判断。
二、敌战计(相持阶段的计策)
7. 非亲非故:制造假象逐步转化为诚实行动。
8. 暗渡陈仓:表面佯攻,实则另辟蹊径。
9. 隔岸观火:静待敌方内乱后坐收渔利。
10. 笑里藏刀:表面示好,暗中布局。
11. 李代桃僵:牺牲局部保全整体。
12. 顺手牵羊:抓住微小漏洞获取利益。
三、攻战计(主动进攻的计策)
13. 打草惊蛇:试探性行动引出敌方反应。
14. 借尸还魂:利用废弃资源达成新目标。
15. 调虎离山:诱使敌方离开有利环境。
16. 欲擒故纵:放松压力使敌松懈后反击。
17. 抛砖引玉:以小利引诱对手暴露破绽。
18. 擒贼擒王:集中力量打击核心目标。
四、混战计(局势混乱时的计策)
19. 釜底抽薪:从根本上削弱敌方实力。
20. 混水摸鱼:在混乱中谋取利益。
21. 金蝉脱壳:保留表象以隐蔽脱离。
22. 关门捉贼:切断退路后围歼。
23. 远交近攻:联合远方势力打击近邻。
24. 假道伐虢:借路之名行吞并之实。
五、并战计(多方博弈的计策)
25. 偷梁换柱:暗中替换关键要素。
26. 指桑骂槐:间接警示或威慑。
27. 假痴不癫:伪装愚钝以隐藏意图。
28. 上屋抽梯:诱敌深入后断其后路。
29. 树上开花:虚张声势营造优势假象。
30. 反客为主:逐步掌握主动权。
六、败战计(劣势下的计策)
31. 美人计:利用情感弱点瓦解对手。
32. 空城计:虚张声势震慑敌方。
33. 反间计:利用间谍扰乱敌方决策。
34. 苦肉计:自我伤害以骗取信赖。
35. 连环计:多计并用形成合力。
36. 走为上计:撤退保存实力以待时机。
关联说明
可通过相关网页(如、)查看详细释义及历史典故。